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KuRunData中国在线调研,进行一项名为“E时代,您遭遇过哪些消费陷阱”的调查,目的是通过梳理互联网时代那些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营销方式,让更多消费者懂得防范之道,明明白白消费。
本次调查采取在线调查方式,样本总数1000份。考虑到各个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在样本选择时,从18岁到55岁以上,分5个年龄段平均择取200份,具体为:18—25岁、26—35岁、36岁—45岁、46岁—55岁和55岁以上各200份。
调查数据显示,有66.9%的受访者表示有遭遇过消费陷阱;认为在E时代,消费陷阱较以往多了的受访者,占55.4%,超过半数。
年轻人更易“上当受骗”
在实际生活中,遭遇过消费陷阱的普通人还真不少,尤以年轻人居多。分类数据显示:遭遇过消费陷阱的,以18—25岁的受访人群占比最高,达到 78.5%;26—35岁的受访者占比67.5%;36—45岁的受访者占比61.5%;46—55岁的受访者占比58.5%,5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占比68.5%。
调查结果显然与人们的惯有认识略有差异。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老年人想象为消费时容易被“忽悠”入坑的群体;但数据却推翻了这一固有思维,年轻“潮人”们反而容易“入坑”;老年人则排在第二。奇怪吗?一位受访者表示“并不奇怪”。因为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和习惯均有所不同。年轻人消费时往往表现为三多——网购多,冲动型多,跟风者多。网购就不去说了,E时代,没几个年轻人购物会跑实体店;遇到诸如双十一、双十二之类的购物节,不管需不需要,狂欢最重要,先抢回一堆东西再说,此乃冲动;好闺蜜一起玩,“Mary” 买了健身卡我不买,不丢份么?于是也一起买买买,此乃跟风……正是因为这“三多”,年轻人的消费容易不理智,因此遭遇陷阱多也就不足为怪。这位受访者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在回答“您觉得在E时代,消费陷阱较以往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一单选题时,55.4%的受访者认为“多了”;而在18-25 岁的年轻群体中,更是有高达64%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反之认为“少了”的只有14.5%;其他的则表示“不太清楚”或“差不多吧”。 E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无论什么领域的消费基本上都可在PC端或手机终端完成;这就是笼统意义上的“网购”。网购的确很方便,可在方便的同时,或许也要加强“风险”意识,特别是在对所购商品或消费领域不太熟悉的情况下,仅凭商家网上的描述、推介或几张图片,你很难对所要消费的对象有较全面的认识,当认知出现偏差时,也许就落入了消费陷阱。
网络借贷“陷阱”频发
E时代的消费行为,已决然不止远程购物了,它可以涵盖各领域方方面面。调查设计了一个多选题:您觉得E时代,哪些领域比较容易有消费陷阱?受访者可以在列出的15个选项中,任意选出自己认为容易出现消费陷阱的选项。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借贷、远程购物(网络、电视、广播等)、金融理财和针对特定群体的“免费”推介、义诊等,分别以54.9%、54.2%、52.0%、45.6%排在了前四位;预付费卡、保险产品、在线旅游产品等排名也较为靠前;一些新型的消费形态,比如扫码送礼品、团购或拼团,也被不少受访者认为“陷阱”多多。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形形色色的借贷平台出现在人们眼前,部分不良网络借贷P2P平台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人们过度消费。一些从事“校园贷”的不良网贷平台,对贷款人的身份审核形同虚设,学生申请借款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信息,不需家长或老师提供担保书。有的网贷平台宣称“0利率”,而实际年利率却高达30%以上,并对逾期贷款收取高额“管理费”,甚至采取极端手段催收,让学生深陷泥潭。好在这一势头正得以遏制,去年9月6日,: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P2P平台,不仅被受访者选为“陷阱”高发区,也被认为是不良理财产品的高发区,诸如运用“高收益”来吸引资金,实际兑付时往往不能兑现甚至“人间蒸发”,让投资人血本无归。同属于金融领域的保险业也被受访者圈为“陷阱”产生地,这与官方消息“不谋而合”。今年1月,。“开门红”是保险销售行业特有的销售节点,在此期间,保险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销售推动力度相对较大。为冲业绩,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概念,诱导消费者冲动购买“开门红”产品。比如在介绍分红型、投资联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介绍、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因此,:分红保险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投资联结保险未来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亏损……实际上,这些消费陷阱并不是“开门红”期间特有的,而是历年来保险消费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问题。
至于“特定群体的 ‘免费’推介、义诊等”,主要是针对中老年群体。租个场子,把老人们“请”过去,然后声声关怀,先是免费试用或品尝,然后高价推销,让老人们“心甘情愿” 掏出巨额养老钱高价买下产品。在E时代,此类“陷阱”还有了“升级版”,比如从原来的口口相传,到现在诸如建立微信群联络,覆盖面似乎更广……
老年人常落入万元以上陷阱
倘若在消费中遇到陷阱,那么“陷阱”有多大?在回答“您遭遇过的消费陷阱,最大涉及金额是多少”这一问题时,58.0%的受访者选择了500元以下;501—1000元的占比18.4%;1001—3000元的占比11.2%;3001—5000元的占比6.5%;5001—8000元的占比 2.5%;8001—10000元的占比1.1%;1万元以上的占比2.3%。
虽然从金额上看超半数以500元以下的小额为主,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分类数据中,5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涉及金额超过1万元的有3.5%,高于平均数1个百分点。不能小看这1个百分点,因为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来说,1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如果100个老人中有3.5个会遭遇这样的消费陷阱,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极有可能对收入相对有限的老人带来极大伤害,后果难以预料。而这样的“陷阱”,相当部分就是来自上述所谓的“免费推介或义诊”。受访者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就曾被一起打拳的邻居拉去听了堂课,稀里糊涂花了近2万元买下一堆“保健品”,发现上当后“讲师”找不到了,找邻居又拉不下面子,终日闷闷不乐。幸而她及时发现母亲情绪不对,经百般开导,母亲才打开心结,“这样子的推销太坑人”。有专家表示,对此类打温情牌、具有较强迷惑性的推介式营销,有关部门发现一起就要严处一起;社区、居委会也应对辖区内老人进行排摸,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更重要的,子女平时对老人应更多给予关怀,在精神上多加抚慰,让这些推介无机可乘。不过,此类“温情牌营销陷阱”往往打一枪换个地方,较难彻底消除。
在消费中遭遇了陷阱,?1000名受访者中,有72.6%表示“会”。,726人中表示“直接找商家要说法”的有50.6%;“找消保委投诉”的有35.4%;“在网上给差评”的有14%。,理由则五花八门,其中尤以“时间耗不起”为最,达到35.0%;,特别是网络消费”;其他还有表示“有理说不清”“当花钱买教训”等。
网络消费若遭遇“陷阱”,?在去年“3·15”期间,,对网购中消费者的售后权益,从法规层面予以保护。因此,消费者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因为怕烦或感觉“损失反正不大”,就去姑息那些不合规的销售行为。至于调查中,出现超半数受访者认为现有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对日常消费行为“保护作用有限”的原因,有受访者表示:主要还是个人对法规条款认识有限,平时不注意学习,事发了才去翻,一知半解之下忽略了法规相关条款的真正内涵。
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虽然消费环境较以往已有较大改善,但对于个别商家的经营行为中存在消费欺诈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领域,普通消费者可能一时难辨真伪,。当然在E时代,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作为消费行为的主体,消费者自身,是否也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回答这一多选题时,73.4%的受访者表示:一定要理性消费,不要“贪小失大”;52.9%的受访者则认为:对一些新型消费形态,千万不要贸然介入,一定要搞清楚再说。